有限空间 无限完美
为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广大市民的健康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眼体育强市愿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民惠民、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市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更加便利,健身热情和科学健身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3%,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力争实现全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2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4名,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三)补齐短板,为市民提供多样的健身设施。市民在生活、工作、休闲等不同场景均能找到便捷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面提升“15分钟健身圈”服务品质。
补齐场地设施短板。贯彻实施《北京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年—2035年)》《北京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各区要制定本区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利用和管理好规划体育用地,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盘活城市空闲土地,合理利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公共绿地等空间资源增设健身设施、球类场地等健身活动场所。落实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规范,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场地设施。全市新建改建体育公园32个、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20个。
丰富场地设施类型。持续推动“三大球”场地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化、多样化场地;持续推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和利用,鼓励利用河湖等自然水域、公园水域、公园空闲地等建设室外滑冰场、嬉雪场地,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室内冰雪设施;配备适合全年龄段人群使用的设施设备,开展场地设施的适老化和无障碍化改造。
提升管理使用效率。落实体育场地设施属地运营管理责任,建立定期巡查制度,推进室外健身器材“一键报修”工作。建立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的评估督导,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军人(武警)的开放力度。推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安全、有序向社会开放。
(四)锻造长板,为市民提供丰富的健身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赛事活动,实现100%社区(行政村)全覆盖,方便市民就近参与。
持续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结合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全民健身大会和全国社区运动会,组织北京市运动会和北京市冬季运动会群众组比赛,举办“社区运动会”“社区足球赛”,带动开展小型、多样、分散的城乡社区体育赛事活动,形成“群众天天有活动、社区(行政村)月月有赛事、街道(乡镇)年年有运动会”的局面;持续举办全民健身体育节、体育大会等综合性赛事活动,组织“三大球”赛事活动、“和谐杯”乒乓球赛、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市级赛事活动。开展党的生日、毛泽东同志题词纪念日、奥林匹克日、全民健身日等时间节点和传统节日主题健身活动;运用各类新媒体资源,引领市民线上赛、线上学、线上领、线上秀,打造线上走跑、体能王等系列线上精品赛事活动,完善线上健身知识答题和积分兑换系统,广泛征集全民健身短视频、照片、文学作品等进行直播互动,增强群众获得感;制定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举办运动项目业余联赛,普及运动项目文化,发展运动项目人口。
积极推动大众冰雪运动发展。扩大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冰雪公益体验、冰雪知识大讲堂、冰雪人才培训等工作,举办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青少年短道速滑联赛、冰雪嘉年华、冰球公开赛等群众性冰雪品牌赛事,吸引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冰雪运动,2022年实现10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积极谋划推动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发展,发挥冬奥场馆、人才、文化等方面优势,协调推进群众冰雪、竞技冰雪、冰雪产业、冰雪赛事等工作,推动首都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彰显“双奥城市”独特魅力。
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动青少年“健康包”工程,开展青少年体质促进趣味运动会、儿童滑步车公开赛等赛事活动,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进行体育干预;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组织开展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展演赛等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研究拓展残疾人参与健身活动的形式,积极举办多种类多样式的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持续推广广播体操、工间操,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广播体操展示大赛;结合农民丰收节,丰富农民赛事活动;鼓励妇女积极参加健身操舞等健身活动。
(五)提质增效,为市民提供科学的健身服务。市民可以按兴趣加入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并通过组织获取健身信息、接受科学指导、反馈健身需求,体育社会组织及服务网络实现100%社区(行政村)全覆盖。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建设。完善以体育总会为枢纽,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体育社会组织网络。推动体育总会向街道(乡镇)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行政村)。鼓励体育行业协会加强内部治理、强化行业自律、创建服务品牌、普及健身项目、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团队备案登记和星级评定工作。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各区积极构建 “1+2+1” 基层组织网络,即各街道(乡镇)均建成1个综合性体育社会组织,各社区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2个、各行政村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1个。
不断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贯彻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制定面向大众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及评定体系。鼓励体育明星、健身专家、医学专家等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健身科普和研究工作,征集推广体育科普作品,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持续创新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形式和内容,构建多层次的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各区应充分发挥区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的作用,加强对街道(乡镇)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指导,为居民提供身边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持续提升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质量。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使用、管理、服务工作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员申请社会体育指导员,持续扩大队伍规模。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基层报到制度,提升指导服务率和服务水平。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各区至少推出1个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六)优化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健身氛围。引导市民主动健身、文明健身,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市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繁荣首都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全民健身文化,讲好群众健身故事。举办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推动创作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色、体育内涵的体育文化产品。做好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项目的挖掘和推广。普及倡导文明观赛、文明健身等体育文明礼仪。弘扬冰雪运动文化,深入挖掘冬奥故事,把冬奥文化、冰雪文化更好融入首都文化建设。
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强化全民健身激励,贯彻落实国家“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工作安排,探索建立科学运动积分体系。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达标者颁发证书。探索向市民发放体育消费券。组织开展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工作。积极落实“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要求,以创建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为抓手,推动基层全民健身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
深化国内国际体育交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联合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共同组织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体育赛事、发展体育产业。持续办好华人篮球赛、北京国际风筝节等群众性国际品牌赛事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奥运会举办城市、友好城市等进行全民健身交流,推动武术、龙舟、围棋、健身气功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
(七)创新驱动,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健身供给。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市民能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购买到优质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打造高品质体育赛事和体育产业集聚区。大力提升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国际影响力;依托冬奥场馆布局国际高水平冰雪赛事,支持北京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KHL冰球联赛等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在京举办;推进5G、8K、VR等技术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观赛体验;打造石景山新首钢冰雪产业、延庆冰雪休闲运动产业、通州城市绿心运动休闲、海淀中关村电子竞技四个集聚区,支持朝阳区创建国家网球特色区、丰台区创建足球发展特色区。
培育多样化供给的体育消费市场。大力发展体育服务类产业,重点提升“三大球”“三小球”等运动服务水平,拓展马术、击剑及冰雪类等项目发展空间;利用北京水域资源,鼓励发展赛艇、皮划艇、帆船等水上运动项目。打造房山青龙湖森林公园户外运动基地、延庆户外运动休闲基地、顺义莲花山运动综合体等户外运动基地;加强体育与文化娱乐、购物观光等业态结合,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持续打造“8·8北京体育消费节”品牌、服贸会体育消费板块,发展夜间体育消费,培育体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时尚消费,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推动体育市场供给与体育消费相互促进。以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为动力,加快形成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鼓励、支持、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创新体制机制,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新型优质的全民健身产品和服务,在健身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企业以单项冠军为目标做强做优做大。
(八)融合发展,为市民提供多元的健身体验。推动体育与多领域融合发展,市民可在不同环境参与健身活动或接受高效便捷的健身服务,实现全民健身助力全民健康。
深化体教融合。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中等强度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打造中小学生篮球冠军赛、排球锦标赛等精品赛事;加强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业余体校的建设力度,推进建设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
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鼓励各区体育部门与卫生健康部门共同设立区级健身健康指导中心;推动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覆盖延伸,支持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研究推广社区健康促进服务中心模式;推进体卫融合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各区致力打造1个体卫融合精品项目。
促进体旅融合。推广普及山地户外、马拉松、冰雪、自行车、汽车摩托车、水上、空中等户外运动项目。鼓励生态涵养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完善体育设施、融入体育元素。持续打造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赛事、精品项目、精品线路,发挥好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规范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标准。协同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三、保障措施
(九)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规划、纳入实事、纳入考核。各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十)加强资金保障。市、区政府将全民健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与全民健身需求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按照面向社会、重在基层、属地为主、财随事走的原则,加强对基层的资金、人员、场地设施的投入支持力度。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兴办全民健身公益事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十一)壮大人才队伍。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科技研发、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人才培养,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指导群众健身的教练员职称评定工作。
(十二)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对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的安全监管,推动体育场馆按标准配置AED等急救设施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建立户外赛事活动的安全分级管控体系,落实赛事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及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管控责任。坚持防控为先,坚持动态调整,统筹好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规范体育健身预付交易行为,保护消费者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十三)推动智慧服务。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推动建设市、区全民健身服务平台,支持各区制定区级“电子地图”等智能化服务平台,提供健身设施查询预订、体育培训报名、健身指导、健身信息获取等服务,做好数字化赋能提升工作,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
(十四)强化监督评估。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要依据职责分工,推动任务落实,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定期对各责任单位开展督促检查,市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区政府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指导。同时,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上一篇:新时期 新模式 新动能:打造高品质体育场馆新场景 下一篇: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通知